
孔子关于礼仪的名言
1、———席勒:《审美教育书简》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。———阿.史蒂文斯:《德.斯蒂尔夫人》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,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。
2、白话译文:礼崇尚往来,恭敬对人却得不到别人的恭敬,是不合礼的。别人恭敬自己,却没有对别人恭敬,也不合礼。
3、(君子吃饭无求过饱,……做事要勤奋,说话要谨慎,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,向他学习,以纠正自己的缺点,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。)(孔子关于礼仪的名言)。
4、怀着善意的人,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。--法卢梭
5、子曰:“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《易》,可以无大过矣。”——《述而》
6、礼貌周全不花钱,却比什么都值钱。--西班牙。塞万提斯
7、(他这种聪明,别人能做到,而这种愚傻,别人便难以做到了。)
8、子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——《雍也》
9、奢侈总是跟随着淫.乱,淫.乱总是跟随着奢侈。--孟德斯鸠
10、礼仪是微妙的东西,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,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。--培根
11、子曰: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”——《卫灵公》
12、子曰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——《里仁》
13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14、亚运会开幕式上,温文尔雅的礼仪小姐给中外来宾留下美好的印象。经严格训练的礼仪小姐,一举一动都恰到好处。
15、子绝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——《子罕》
16、子曰:“道之以政,齐(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,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译文孔子说:“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,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,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,却失去了廉耻之心;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,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,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,而且也就守规矩了。”原文孔子谓季氏,“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,孰不可忍也!”译文孔子谈到季氏,说,“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,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,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?”还有很多,不一一列举了。关于礼仪的诗句《荀子.富国》商朝:礼之正于国家也,如权衡之于轻重也,如绳墨之于曲直也。
17、翻译:克制自己,按照礼的要求去做,这就是仁。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,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,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。实行仁德,在于自己,难道还在于别人吗?”
18、子曰:“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。人焉廋哉?人焉廋哉?” ——《为政》
19、若夫,坐如尸,立如齐。礼从宜,使从俗。夫礼者所以定亲疏,决嫌疑,别同异,明是非也。礼,不妄说人,不辞费。礼,不逾节,不侵侮,不好狎。修身践言,谓之善行。行修言道,礼之质也。礼闻取于人,不闻取人。礼闻来学,不闻往教。
20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21、孔子死后埋葬在鲁国都城以北的泗河边上,弟子们服丧三年,唯独子贡在墓侧结庐守墓六年才离去。
22、子曰:“孟之反不伐,奔而殿,将入门,策其马,曰:‘非敢后也,马不进也。’”——《雍也》
23、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——《里仁》
24、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--乔·艾琪渥斯
25、善气迎人,亲如弟兄;恶气迎人,害于戈兵。-----管仲
26、子曰:“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,焉能为亡。”
27、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。《论语·述而》译文:发愤时,竟忘记了吃饭;快乐时,便忘记忧愁。简直连衰老就会到来也不知道。
28、唯宽可以宽人,唯厚可以载物。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——《易传》
29、真正的礼貌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。------丰田露伴
30、(《诗经》说:“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,这位姑娘出嫁了,能与婆家和睦相处。”)
31、奢者狼藉俭者安,一凶一吉在眼前。——白居易
32、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,孔子对他的回答是: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明明是儿子问孝,怎么扯到父母身上去了?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:父母爱子女是无微不至的,最担心的是子女生病,子女要体会父母的这种心情,日常生活中要格处谨慎小心,不要惹事生非,善待自己的身体。子女也要像父母对待自己那样,时时关心父母的身体,这就是孝。世间最纯真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感情,儿行千里母担忧,做为子女,要以对父母的“真孝”,回报父母的“真爱”。
33、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34、你并非简单地加入了一场无忧无虑的玩闹,你们两人正在参与一个仪式,你们从中获得了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所拥有的身份角色,在这个仪式中你建构了一种全新的现实。
35、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
36、(释义)孔子说:“多责备自己,少责备别人,就可以化解怨恨了。”
37、孔子所谓的“礼”,不仅仅是君臣、父子、夫妻、兄弟、师生等应该秉承的礼仪,而是君子应该通过“仁”来辨别是非之后,而对一切事物所采用的一种不折不扣、不受外界影响亦不受内心迷惑的一种心智和处理事物的态度。
38、(译文)孔子说:“我十五岁立志学习,三十岁立足于社会,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,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,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,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,又不超出规矩”
39、经严格训练的礼仪小姐,一举一动都恰到好处。
40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。《宪问》译文: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。
41、赏析:这句话出自春秋·鲁·孔子《论语为政第二》。君子会讲究团结,而不相互勾结。小人会相互勾结在一起,而不会顾全大局,讲究团结。
42、赏析:这句话出自春秋·鲁·孔子《论语·学而》。礼仪的作用是要与人们和平相处。就是告诉我们人为设置这些礼仪是为了达到人和人之间和谐的状态,并不是把人约束起来。
43、不念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;斯以伐根而求木茂,塞源而欲流长也。——魏徵
44、———奥维:《名人名言录》有关礼仪的诗句有哪些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
45、④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、“见利思义”的义利观与“富民”思想。
46、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矩。”《论语》
47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
48、自觉心是进步之母,自贱心是堕落之源,故自觉心不可无,自贱心不可有。--邹韬奋
49、善气迎人,亲如弟兄;恶气迎人,害于戈兵。--管仲
50、人之有德于我也,不可忘也;吾有德于人也,不可不忘也。
51、(释义)孔子说:“聪明的人喜欢水,有仁德的人喜欢山。聪明的人活跃,有仁德的人沉静。聪明的人生活快乐,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。”
52、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——战国时期·孟子《爱人者人恒爱之》
53、人必知道而后知爱身,知爱身而后知爱人,知爱人而后知保天下。
54、子曰:“君子博学于文,约之于礼,亦可以弗畔矣夫!”
55、子曰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”——《季氏》
56、《荀子·大略》商朝荀子:礼之于正国家也,如权衡之于轻重也,如绳墨之于曲直也。
57、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,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,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。洛克
58、苟正其身,于从政乎何有?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
59、高高兴兴做游戏,和和气气在一起。不打不闹不追逐,安全二字不忘记。